輔仁大學織品服裝學系中華服飾文化中心
回首頁 > ������������
������������

無花無銀不成姑娘:黔東南施洞地區苗族銀飾 暨 多喜娃娃 苗族服飾

發佈日期:2010-12-03
 11287

「無花無銀不成姑娘:黔東南施洞地區苗族銀飾」

「無花無銀不成姑娘」是黔東南施洞地區常聽到的俗諺,當地苗族認為,能不能有好的「工」「做」出好的「花」;有沒有錢做出多的花;有沒有錢買夠多的銀,是定義「好姑娘」的考量,同時是當地人結親家的衡量標準之一。

受到地形、氣候、農耕生活的影響,服飾的製作大都是隨著歲時節令而來。一般而言,施洞苗族服飾沒有嚴格的冬夏之分,但有明顯的性別、年齡、場合之別。男性平時大多穿著襯衫、西裝褲,在龍船節時才會穿著傳統服飾;女性平時梳傳統髮式,穿著便裝或西式服裝,節慶、走親、吃酒時則穿戴隆重華麗的傳統服飾,其中以適婚姑娘的銀衣盛裝最光鮮亮麗;結過婚、生過小孩的婦女服飾則開始簡化,老年人則十分樸素。

姊妹節,農曆三月十五左右是施洞地區最盛大的節日,適婚年齡的姑娘們會穿著最華麗的銀衣盛裝參加,廣場中以兩個擊鼓的年輕姑娘為中心,穿著盛裝待嫁的姑娘們在內側圍成圈圈婆娑起舞,是整場的目光焦點,外圈為中年及老年婦女。農曆五月二十五日的龍船節,除了女性外,參加划龍船的男子也身穿傳統服裝,繫上銀腰帶、戴上銀翅膀,象徵與龍的合好、以祈求雨水豐年。

從小孩出生後就開始,一歲左右穿戴銀帽、銀背心,男女皆同。五歲左右的小女生,開始會戴起銀項鍊、馬頭圍、穿銀衣等。十二三歲則開始戴花、插髮簪,戴起項鍊、手環和戒指。十七八歲則把銀角戴起,穿起整套的銀衣,在場中婆娑起舞。如果家中的兒女正和某家的姑娘或男子交往,父親會去注意對方的銀飾是否豐厚,母親則會注意對方姑娘的女紅是否嫻熟,來做為是否要結親的依據。

施洞地區苗族的銀飾項目繁多、需求量也大。當地人認為一個好姑娘在出嫁前,至少要備置有兩三套頭等盛裝、四到六套二等盛裝、七到十套便裝,以及一整套的銀飾與銀衣。一套盛裝銀衣,大約是二至四萬人民幣,相當一般人兩年半的工資。一般家庭很難為家中的每位女兒各準備一套,通常是均分母親由母方家庭帶來的銀飾後,不足的部份,逐年採購,以便在節慶時讓家中姑娘上得了場。如果真的湊不齊,就會用借的方式,去充場面。遇家中急用時,有些婦女會變賣銀飾,一有錢時,第一件事還是要銀飾買回湊齊一整套。

塘龍村是當地銀飾的主要供應來源,該村有三分之一家戶從事銀飾製造生產及買賣。住家是銀飾製造工廠,同時也要隨著趕集的週期,帶著銀飾到施洞及清水江上下游的市集做買賣。

銀飾的製作,基本上是於父傳子,屬於男性的工藝。通常由一家到湖南或廣西買銀錠回來加工,其他銀匠家戶則來購買銀皮,進行細部分工。依技術的粗重程度,有粗工與細工之分。敲花、雕花、鑿花、模具成形、鍛造、扭轉、熔金、輾片、鑄造等技法屬於粗工,是男性的工作;少數工藝,如剪花、線纏繞、金銀絲線細工、線編織等技法,屬於細工,需要極大的耐心,也會讓家中的媳婦、女兒參與。

服飾及銀飾在施洞人的意義在於建立自我的認同與價值。各種場合,都是家家戶戶比多、比美、比富的時間。比多:比誰的服裝多、款式多、件數多;比美:比誰的繡花美、布織的美、染的好;比富:比誰的銀飾多、誰的刺繡費工。在品頭論足的時刻,父母無論再怎麼辛苦,也要賺錢買銀做衣,讓女兒們能風風光光地展示炫耀。運用服飾的媒介樹立其文化,在中國西南少數民族之中獨具特色。

 

「多喜娃娃苗族服飾」

「多喜娃娃」是張從惠老師自1982年推出之精緻、具典藏性質的藝術娃娃。多喜擁有各式各樣的西式裝扮,從16世紀服裝到現代服裝,從日常服、晚禮服到新娘禮服。多喜也經常參加國際性娃娃展覽,並曾在美國全國性的娃娃競賽中獲獎,受到許多收藏家、博物館的青睞。本次展覽是她第一次穿戴中國黔東南地區的苗族服飾亮相。

穿著苗族服飾是多喜的第一次,也是張老師的第一次製作。她們召集志同道合的夥伴,組成娃娃製作團隊,成員有中興紡織前董事長周音喜女士、本系 的陳貴糖老師和研究生許淵伯、昌國燕、黃嬡珠,以及鄒玉馨女士和張老師女兒多喜-嚴小岩等,其中甚至有人是第一次製作娃娃。她們每周聚集在工作室,一邊參閱《邊域明珠》、《苗族服飾圖誌:黔東南》等書籍上的圖片和文字,一邊討論如何在有限材料下解決問題,如何製作服裝和銀飾,如何裝扮娃娃們表現出各個苗族服飾類型的特色,同時在娃娃身上即時呈現。

將近一年的時間,在張老師和多喜耐心地指導及技術支援,尤其在髮型和銀飾方面的製作。從娃娃身體的組裝;材料的尋找;服裝的打版、裁剪、縫製;髮型的梳理;銀飾的組合、焊接、電鍍,甚至重新開模,他們不斷地嘗試、修改、再修改,時而興奮、驚嘆,時而挫折、沮喪,他們互相合作、互相學習、彼此鼓舞,再接再厲。過程中有錢出錢、有力出力、分享並貢獻知識與才能,讓多喜有了嶄新、多樣的面貌。

張老師今年已經84歲高齡,雖然病痛纏身,並沒有減少她對娃娃設計製作的濃厚興趣,不斷地研究精進。她對娃娃的創意、對生命的執著、樂觀豁達的態度,十分值得我們學習,這也感動了許多人,重新燃起生命的熱情。

苗族女性服裝,有常服和盛裝之分,其中又以適婚姑娘、新婚少婦所穿的銀衣盛裝最為隆重、華麗,也是本次展覽服飾製作的重點,每個服飾類型都各有其精采,值得細細品味。最後,讓我們歡迎這30位銀衣盛裝的苗族佳麗們登場。期望本次展覽能激起觀眾對娃娃的興趣,啟發更多娃娃設計製作的創意,一起邁向「輔仁娃娃」的夢想。

 

主辦單位:輔仁大學織品服裝學系中華服飾文化中心

開幕時間:2010年12月31日10點30分

展覽時間:2010年12月3日 ~ 2011年1月14日

星期一 ~ 五 10點 ~ 16點

2011年2月14日 ~ 3月19日

星期一 ~ 五 12點~ 13點30分

展覽地點:臺北縣新莊市中正路510號

織品服裝大樓TC603室

聯絡電話:02-29052115轉11

 

  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