輔仁大學織品服裝學系中華服飾文化中心
回首頁 > ������������
������������

旗麗時代-台灣百年旗袍製作工藝記憶與傳承

發佈日期:2020-04-09
 10374
展覽名稱:旗麗時代-台灣百年旗袍製作工藝記憶與傳承
展覽期間:109年4月13日至6月24日
開放時間:星期一至星期五 上午11時至下午14時 (其餘時段,請先預約)
展覽地址:新北市新莊區中正路510號 輔仁大學朝橒樓TC603
預約電話:02-2905-2115轉11 林小姐

指導單位:文化部
主辦單位:輔仁大學織品服裝學院
協辦單位:輔仁大學織品服裝學系、輔仁大學織品服裝學院中華服飾文化中心、輔仁大學博物館學研究所

輔仁大學織品服裝學系中華服飾文化中心典藏有不同身份背景、職業之人士所穿著旗袍,冀透過服飾文化研究來理解原擁有者不同的生命經驗,及不同時代背景下對旗袍穿著的需求。
在2013年與國立台灣博物館合作《旗麗時代:伊人、衣事、新風尚》特展,即是以「旗袍」為出發點,回顧百年來每件旗袍所代表的故事。事隔七年,中心累增不少旗袍入藏,並持續徵集相關老照片與人物故事,為求完善台灣旗袍發展的記憶保存;並藉由文化部推動國家文化記憶庫補助計畫「旗麗時代-台灣百年旗袍製作工藝記憶與傳承」,著重於紀錄旗袍職人個人生命歷程、技藝經驗,與工藝傳承推廣,欲重拾往日盛典風華,亦感謝多年來支持與信賴織品服裝學院的捐贈者,提供服飾贊助為中心典藏、研究及展示,在建構台灣旗袍發展史上做出一己之力的貢獻。

衣如其人—穿著即是生活
旗袍於1920年代在台灣與大陸兩地貿易往來下引進,當時旗袍屬於一種時髦穿著,與其他中式、日式與洋裁服飾並存;到光復前,台灣本土在國族認同下興起一段流行,甚至延續到國民政府遷台後再有一波熱潮,而這個風尚一直持續到1970年代。
旗袍可代表文化的象徵,也可以是穿著的喜好或流行的打扮。不管是作為禮服、常服,或勞作時的工作服,旗袍也因應著台灣本地氣候環境、風土民情、歷史變遷、貿易往來,加上紡織業興起及服裝教育推廣等等因素發展出台灣在地特色。旗袍不單是純粹展示女性柔和溫婉的人格特質,更能凸顯出對於生活、美感、文化內涵的表現。

工藝職人—分寸間的一手掌握
「減一分太瘦,增一分太肥」在老師傅量身訂做的掌握,東方女子優雅婉約的氣質與穠纖合度的體態被襯顯出來,旗袍美的呈現在於職人分寸間的恰到好處。
旗袍訂做在台灣屬夕陽產業,紡織與成衣工業的快速發展使「量身訂做」的傳統旗袍與旗袍手工店逐漸式微。因應文化部「國家文化記憶庫」推動,藉專案研究紀錄日漸消逝的旗袍及相關製作之「工藝職人」,選擇大台北地區工藝職人做實地訪談與影像記錄,並邀請七位職人製作旗袍列入中心典藏為保存職人之手藝,紀錄與傳承台灣百年旗袍製作工藝技術。

  6